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音樂入門曲目,大多以小品、序曲或舞曲為主。其實對于初聽音樂者來說,眾口難調(diào)顯得格外突出,因為無所選擇,便無所適從,常常功虧一簣。唱片公司嘗試過許多辦法,應該多從實際狀況出發(fā),我一直推崇的“柔板”系列,便是最佳方法之一。音樂中的“柔板”是很容易打動人的,它不僅立即喚起你的聽覺,而且令耳朵異常舒服。如果說《浪漫的“柔板”》會一下子讓你愛上音樂這種形態(tài),那么分門別類的“柔板”便使“入門之道”頓時專業(yè)而深度化了。這世上沒有人不喜歡莫扎特,如果首先從莫扎特的“柔板”進入,就可以踏上切中肯綮直達目標的愛樂之途。
《莫扎特的“柔板”》(Mozart Adagios)同樣選取了Decca和Philips唱片庫中最佳資源,150分鐘的長度,涉及器樂作品的方方面面,所謂以管窺豹,不僅可以短期內(nèi)取其精華,還有可能愛上一個相對完整的莫扎特。
《弦樂小夜曲》(作品525)是所有人最熟悉的莫扎特,但第二樂章又稍微生了一點,博斯科夫斯基指揮維也納莫扎特合奏團的演奏,毫不矯揉造作,其正宗的味道還帶點原生態(tài)的意思。《降B大調(diào)小夜曲》由最好的莫扎特單簧管演奏家布雷默擔任獨奏,呈現(xiàn)出最動人的莫扎特之聲,無人可以替代。降B大調(diào)嬉游曲是馬里納與圣馬丁室內(nèi)樂團的著名演奏。A大調(diào)單簧管五重奏由安東尼·帕伊吹奏單簧管,錄音效果非常好!禖小調(diào)管樂小夜曲》來自維也納管樂合奏團的傾心演繹,管樂錄音的空氣感上佳。(本文原載于廣州日報2013年1月30日B9版/作者 劉雪楓)
第21鋼琴協(xié)奏曲的第二樂章是天生電影配樂的素材,也因此流行度很高。席夫獨奏、維格指揮薩爾茨堡室內(nèi)樂團的版本,是一個接近莫扎特時代的標準演繹,僅憑此片段,就有收藏全集的沖動。第20、23、26和第27鋼琴協(xié)奏曲高貴動人的情懷同樣有阿什肯納吉最華貴舒展的演奏,他的全集版在Decca銷量最大。A大調(diào)單簧管協(xié)奏曲由佩耶爾吹奏單簧管,但是因為馬格指揮倫敦交響樂團伴奏,使其成為該曲最佳版本之一。第二和第三圓號協(xié)奏曲的指揮也是馬格,圓號家圖克威爾當然是第一選擇。第三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指揮還是馬格,他真的是我最喜歡的莫扎特指揮,貝爾的獨奏倒不重要了。C大調(diào)長笛和豎琴協(xié)奏曲被多次評為莫扎特最美音樂,霍格伍德的“古樂版”大概很少有人聽到,據(jù)說令人耳目一新。降E大調(diào)交響協(xié)奏曲也是久違了的好版本,蘇克拉中提琴,布朗拉小提琴兼指揮圣馬丁室內(nèi)樂團。第40和41交響曲雖然沒把最好的版本拿出來,但多納伊指揮克利夫蘭樂團的音色也算純正,至少我聽了這兩段,便想一聽全曲。
三首鋼琴獨奏曲都選自席夫頗受好評的全集錄音,F(xiàn)大調(diào)奏鳴曲和C大調(diào)奏鳴曲,結構工整,琴聲明朗悅耳,做入門級聆聽美不勝收!禕小調(diào)鋼琴柔板》可以進一步領略席夫典雅和高貴迷人的表情。
其布厄,是傈僳族彈撥弦鳴樂器。傈僳語“其”是弦子,“布厄”為傈果,意即圓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