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家徐牧:音樂如美食,貴在回甘
青島籍鋼琴家徐牧分享藝術“真味” 用美食“勾兌”音樂之美
作為中國85后鋼琴家的中堅力量,青島籍鋼琴家徐牧旅德十年來不斷錘煉琴技,先后在柏林愛樂樂器博物館音樂廳、里昂德彪西音樂廳、意大利維羅納劇院舉行獨奏音樂會,在德累斯頓國家歌劇院演奏貝多芬第一鋼琴協奏曲,還與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合作國家大劇院“贊歌”2020新年音樂會。2008年奧運會期間,徐牧在青島音樂廳和青島日報報業(yè)集團陽光大廳舉辦了貝多芬作品獨奏音樂會;2010年9月,他在北京中山音樂堂成功舉辦獨奏音樂會。隨著音樂演出市場的復蘇,徐牧新樂季演出計劃也即將推出。這位鐘愛鋼琴也鐘愛美食的藝術家擅長用美食與音樂相對照,在他看來,有“回甘”的大師作品,才是音樂領域的“真味”。
從未質疑鋼琴“天命”
1986年出生的徐牧自稱20歲之前沒離開大學路、龍江路!拔野謰尪紝W過小提琴,我爸爸特別喜歡聽音樂,是個音響發(fā)燒友!痹谶@樣的家庭環(huán)境里長大,徐牧一直把音樂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我從小不愛練鋼琴,但我一直覺得自己應該干這個事兒,天生覺得鋼琴是我表達自己的方式!睆目既氲聡ㄌm克福音樂學院,到在柏林國立音樂學院拿到碩士學位,2015年又考入德累斯頓國立音樂大學攻讀大師級學位及最高博士學位,經過十年德國留學,徐牧成為青島籍音樂家序列的又一顆新星。
鋼琴家眼里看鋼琴藝術,自然有著別樣的理解。當下中國的鋼琴家演奏風格差異很大,普通樂迷如何欣賞鋼琴作品?“羅馬尼亞指揮大師切利比達奇說過:音樂不能被理解,音樂應該被體驗。這話說得特別好。比如說《彩云追月》《山丹丹花開紅艷艷》等作品,不知道這個作品的背景,你聽到的感覺不一定是曲目表達的內容。理解音樂,最重要的從聲響的效果、音色、層次、樂器、旋律性以及它的情緒性來欣賞!毙炷烈悦朗匙霰确剑爱斠魳沸蕾p到一定層次的時候會追求清淡,清淡里還希望能品味一點層次感,就像人們吃苦的、臭的東西,還要享受一點回甘。很多現代音樂特別刺耳、不和諧,大家很難體會到回甘,這需要一個累積的過程。正如席勒所說:音樂表達的不是美,美只是誘餌,美的背后是真實。聽音樂最后還是體驗真實。”
耐聽當屬巴赫貝多芬
2011年,徐牧回到青島,與指揮家林濤、青島交響樂團合作,為家鄉(xiāng)樂迷演繹了《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感到青島的觀眾越來越成熟,青島樂團的曲目越來越多!睂τ诋斚虑嗌倌昵偻,徐牧也通過各種鋼琴講座進行指導交流,“我們85后這批孩子學鋼琴的時候網絡不發(fā)達,也沒有網易云,只能買CD,所以大家特別珍惜,會聽不同演奏家的各種演繹方式。現在這一代孩子鋼琴資源太容易獲得了,熱情反而降低了,知識面越來越窄,可學性也降低了。演奏貝多芬作品時,大家要知道肯普夫、阿勞·布倫德爾的演繹特別權威;演奏巴赫作品,大家要知道古爾德的演奏非常經典;演奏德彪西,大家要知道米凱蘭·杰利!
徐牧對大師級經典作品情有獨鐘。“聽來聽去,巴赫、莫扎特、貝多芬作品最耐聽。很多音樂家的作品聽著很過癮,但是耐聽性沒有那么高,而這些大師的作品是可以反復咀嚼的!彼f,國外有很多基金會,給年輕音樂家創(chuàng)造表演機會,美國柯蒂斯音樂學院的學生從入校就會有一個經紀人,所以郎朗、王羽佳等鋼琴家順利走了出來,這些經驗是值得國內借鑒的。徐牧正在策劃2022年巡演,作為青島市鋼琴協會常務副會長,他將于12月重返青島,參加鋼琴學會成立五周年演出,與家鄉(xiāng)樂迷分享自己的鋼琴藝術。
精品視頻課程推薦
740)this.width=740"> 納格拉,清代史籍中稱哪噶喇、奴古拉,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棰擊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