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在漫長的發(fā)展歷程中,形成了浩繁的經籍。它們跨越歷史的時空,傳承著深厚的宗教文化傳統。因此,信仰宗教的人,便擔負起了這種文化精髓的傳承。1956年開始的社會主義新聞改革,到次年戛然而止;反右斗爭和“大躍進”迅速興起。爸爸教會我:“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擬也!
吳靈芬一旦做了體操運動員,就逐漸走上向了成功,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國家級運動員,獎杯鋪天蓋地地光顧她,在同學們的眼中,她非常神氣,而她自己潛心想做個很棒的專業(yè)運動員為國爭光。但是,體育鍛煉需要耗費很大的精力,原本功課很好的吳靈芬因為要不斷參加各種比賽而拉下了很多課程都沒有上。初三畢業(yè)時,她不得不面臨一次殘酷的選擇,要么留級復讀一年,要么去山東師范學院附中去讀體院?茖B氉鲶w育。從小受盡病魔折磨的吳靈芬非常好強,讓一直品學兼優(yōu)的她去復讀那是一個致命的打擊,所以她所能選擇的就是讀讀體育?苹蜃x職高。但是她哥哥當時已經是一名非常出色的運動員了,他很清楚地告訴妹妹:“如果你要做專職體操運動員的話,最多到20歲,你的職業(yè)生涯就停止了。所以你一定要繼續(xù)讀書!庇谑歉绺绾蛥庆`芬開始大量地翻閱報紙,發(fā)現只有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不考文化課。而忙碌的父母對吳靈芬沒有很高的奢求,只要孩子平平安安就好。照顧孩子們的奶奶更是對這些孫子孫女言聽計從,因此,吳靈芬為了不留級而最終選擇去報考中央音樂學院附中。當時是中央音樂學院的韓劍明老師招考,問吳靈芬:“你想考什么專業(yè)?”吳靈芬說:“我喜歡作曲,就考作曲吧!”老師說:“那你需要彈琴!币驗閰庆`芬在做體操時經常自己編寫體操訓練時的曲子,所以根本沒有擔心,便坐在鋼琴前即興彈奏了一曲。老師說:“我沒聽清楚,你再彈一次!眳庆`芬不好意思地說:“我是即興編的,所以我也忘記了,要不我再給你彈首!庇谑菂庆`芬又即興編了首曲子彈了出來。老師非常高興,吳靈芬后面的表現也異常順利,就這樣吳靈芬借著在音樂方面良好的基礎,自己都沒有感受到緊張的氣氛,便莫名其妙地以第一名的優(yōu)良成績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附中。
當吳靈芬興高采烈地回家告訴母親要去北京上學時,母親被嚇了一跳,因為誰也想不到吳靈芬竟然能如此順利地考上,包括吳靈芬自己。58年反右,父親成了右派,已經被趕到農村去喂豬,沒有了收入,她和她的家人從天上掉到了地下,一落千丈。爸爸回家時經常把豬收拾得很干凈很干凈,像孩子一樣抱在懷中,孩子們也圍著爸爸伺候豬,誰也沒有一句怨言。因為少父親的收入,所以家中非常困難,母親擔憂如何負擔吳靈芬上北京讀書的學費。
吳靈芬在絕境中感受到了社會給予的溫暖。母親所在的單位青島卷煙廠的前身是大英帝國卷煙廠,有著很好的音樂傳統。而吳靈芬小的時候雖然不能走路,但是很喜歡被奶奶推到卷煙廠里去看工人樂隊的排練與演出。周圍的人很快就都認識了這個“小殘疾人”。正是這些善良而普通的勞動階級,當知道當年的“小殘疾人”雖然考上了北京的學校,卻沒有錢去讀書時,紛紛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們跟吳靈芬的媽媽說:“她爸爸是她爸爸,你是你,她爸爸犯了錯誤,但是你仍然是我們廠里的職工,孩子也是我們廠的子弟嘛!庇谑枪と藗冊诠念I導下開始踴躍集資,很快便集資了三百元,相當于現在的好幾萬元。就是這三百元,吳靈芬足足用了兩年,還沒有用完。
當吳靈芬去音樂學院附中讀書以后,12、3歲時,全家也被趕到農村去了。她放假回家后,看到弟弟妹妹們非常高興,沒有任何困難的痕跡。因為一出門就可以看到莊稼地,視野很寬闊,不像教堂里只是一個院子里困著,孩子們看到了新的天地,肆無忌憚地玩樂。她雖然經歷了很多苦難,但是眼睛里看到的、心里感受到的全是感恩。最主要是,無論生活多困難,即使父親被革命派打得遍體鱗傷的時候,他回家也沒有任何抱怨。如今她仍很清晰地記得,母親左手拉著很小的她,右手拉著更小的妹妹,一起去批斗大會上看人家批斗父親,他們在旁邊陪審。但是在大家的一片吼叫聲中,父親仍然很平靜,沒有痛苦與憤慨。每次批斗完了,父親總會帶領全家去海邊游泳,洗洗干凈,回家后就仿佛沒有發(fā)生任何事情一樣。全家一起唱唱教堂里的贊美詩,所有一切都很平靜,大家感受到的只是幸福與高興,就好像一切都已經過去了。這種生活對母親的影響很大,也給了她很多生活方式上的忠告:“人不管在什么時候,都要用歌聲來獲得快樂,要用歌聲來為別人贏得快樂!
當時的她很小,也因為在北京讀書在家里的時間很少,沒有太多對苦難與跌宕的體驗。但是父母的生活態(tài)度,給了她很多做人的基本功,告訴她一種快樂的生活方式。因此她看到的只是農村韭菜花開的時候蝴蝶飛啊飛,背后的山很漂亮,她感受到的是周圍人們給她集資學費……
直到很多年后,她才知道,父母當時一定非常痛苦。但是他們沒有把這種痛苦放大、延續(xù),也沒有流露出任何不高興的表情,而是教給孩子們如何在痛苦與困境中尋找生活的樂趣。直到若干年后,母親只要去青島,就會帶著吳靈芬去拜訪曾經集資幫助過她們的朋友。朋友們一個個都走了,母親還在一遍一遍地告訴吳靈芬:“你不能忘記他們,你千萬不能忘記他們,沒有他們你就不能去上學……”
相關鏈接